2025文旅趋势:如何用地铁“百万客流”打响城市品牌?

商业空间流量运营商

2025/03/17

政策红利加持,2025文旅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:202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提出“释放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消费潜力”、“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”等核心任务。作为“民生产业”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,文旅产业在报告中占据重要地位,释放出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的信号。地铁场景作为“城市流量第一入口”,正成为政策落地与商业创新的核心载体。

如何用地铁创新场景,打通“曝光-传播-消费”全域链路?基于万一商管在大交通场景的服务案例,总结文旅政务行业地铁营销的黄金公式 :
主题策展×事件造势×社交裂变。

• 主题策展:打造城市文化展厅,日均触达百万客流
• 事件造势:话题性事件破圈层,全民打卡全域曝光
• 社交裂变:轻互动激发UGC内容,沉淀在地消费力




一、文旅×地铁的5种破圈玩法

1. 文化IP×事件营销:塑造城市地标文化符号

以城市自有文化IP为内核,通过地铁场景的强曝光与沉浸式体验,将博物馆文物、历史故事转化为可体验、可传播、可消费的文旅爆点。


▶︎ 精选案例:地铁遇见博物馆
Location:西安地铁·行政中心站、大雁塔站、钟楼站、秦宫站

通过文物复刻品、文创展陈、文化演出及互动体验,将历史脉络融入城市交通枢纽,以“策展空间”激活市民日常出行的文化感知,实现“文物出馆、文化入站”。

• 多站联动盛宴:主题展陈+快闪舞蹈+非遗体验
• 全民传播热潮:线下策展+互动体验+线上裂变
• 文旅IP影响力:5.6亿+全域曝光,40+媒体报道



推荐阅读:
▶︎ 秦风汉韵越古今「地铁遇见博物馆」IP策展又上新



2. 快闪路演×全域引流:流量入口到传播爆点

▶︎ 地铁遇见三秦知秋
Location:西安地铁·小寨站、大雁塔站、钟楼站、行政中心站


「地铁遇见三秦知秋」在四大热门站点举办秋景摄影展及限时快闪互动推介,集中展示陕西六大文旅地标秋色,借助地铁客流实现文旅景区的短期高效传播。


• 四站联动,引爆城市秋游热潮
• 六大景区,限时快闪现场推介
• LBS朋友圈广告,辐射周边客群
• 亿级曝光破圈,百万话题互动




3. 主题策展×节点推广:城市形象的“动态名片”

#文旅项目、政务活动、旅游景区在核心流量站点长期占位、周期策展、节点推广,打造城市文化的“微缩窗口”、城市形象的“动态名片”。

▶︎ 商洛文旅夏季/秋季推广
Location:西安地铁·行政中心站、小寨站、大雁塔站





4.沉浸场景×互动活动:出行场景焕新体验空间

▶︎ 延安文旅·延安过大年
Location:西安地铁·大雁塔站


在换乘站、景区接驳站等举办策展,融合城市历史、非遗技艺、节日庆典、民族特色等活动,将出行旅游动线变为“文化体验线路”。




5. 文旅演出×策展引流:激活在地消费

▶︎ 无界长安
Location:西安地铁·南稍门站


将地铁站转化为文旅演出的“预告窗口”,还可以设置扫码购票、周边自助贩售机,让乘客“乘兴而来”、“即看即买”,无缝衔接文旅消费。





二、2025文旅行业新趋势

趋势1:沉浸式体验升级:文旅消费从“观光打卡”转向“深度体验”,沉浸式场景及虚实融合技术(如艺术展、AR导览、IP联名等)成为吸引年轻客群的核心竞争力。

趋势2:在地文化IP化运营:城市文化符号、非遗技艺、本土故事通过IP化包装,形成可体验、可传播、可消费的文旅产品(如方言文创、城市限定美食、文化联名快闪)。

趋势3:“微度假”场景爆发:都市人群对“短途高频”休闲需求激增,地铁站、商圈等城市枢纽成为“1小时生活圈”内的文旅流量入口,轻量化、碎片化的文化体验更易触达目标客群。


结语

从文化策展到即时转化,地铁站成为文旅行业的“第一展厅”。无论是城市文化IP焕新、景区推广流量破圈、还是政务文旅与商业融合,邻汇吧×万一商管提供从策略、场地到执行落地等全链路服务——让每个城市枢纽,都成为文旅消费的起点。


参考资料:中国旅游报《图解丨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文旅关键词》

全选